尋找古蹟的故事

新界除了新市鎮外,鄉村亦是林立,至今仍保留了淳樸一面,當中建築亦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。雖然我對建築一無所知,但是對於具有古色古香的建築,卻又有點興趣。


趁著造訪過龍躍頭一些鄉村,順道走訪位於沙頭角的下禾坑村,那裡有一發達堂,乃被古蹟辦列為法定古蹟。


未去發達以前,在沙頭角公路上,兩旁都是種滿了很高很高的樹木,可為炎夏帶來一點涼快感覺。


走入村的時候,有一破爛的屋子,裡面已長滿了植物。向前走,就有一片綠油油的草原,遠處還可以見到村莊。







再向深處走,發達堂就在眼前。據資料顯示,發達堂建於1933年,是見證了區內顯赫的客家家族的歷史,是折衷主義住宅建築的典型例子,是20世紀初期海外歸僑所採用。而發達堂樓高兩層,建有長長的的客家式人字瓦頂,正面有平頂外廊,建築物是以青磚、木材及現代混凝土剛筋興建,現今仍有人在居住。





除了發達堂,鄉村中還有人在此居住,但是亦有荒廢了屋子,長滿了植物。當中亦有具歷史的建築物。其中亦有西樓祥光,圍牆外有兩幅畫,但是埥沒有進去參觀,只有停留在外面。





順道往對面的大朗村走走,大朗村前亦有一片草原,而且還有村民在居民。而村內的歷史建築則較少,只停留了一會兒便離開。







今次到過文物古蹟,或者對於文物的認識多了一點點,不過仍然是十劃未有一撇。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《尋找鄉村的故事》梅窩白銀鄉和大地塘村

漫遊三門仔漁民新村